教師名稱:洪政豪課程概述與目標教育學生了解磨擦、磨損與潤滑之基本原理,使達到有選擇潤滑劑及維修之知能,並俱有進一步協助產業提升元件磨潤性能之能力。 考試平時考、期中考、期末考
週次 |
單元主題 |
內容綱要 |
分配時數 |
1 |
第一章 緒論 |
摩擦、磨損、潤滑、
磨潤 |
6 |
2 |
1.1磨潤系統與磨潤研究 |
磨潤系統(tribosystem) |
2 |
3 |
1.2磨損與摩擦 |
潤滑油黏度、轉速、界面承載力 |
2 |
4 |
1.3磨潤應用與效益 |
磨損、斷裂、腐蝕 |
2 |
5 |
第二章 潤滑劑之種類、功能與選擇 |
基本潤滑型態的性質 |
6 |
6 |
2.1潤滑劑(Lubricant)種類 |
潤滑油、滑脂、固體潤滑、氣體 |
2 |
7 |
2.2潤滑劑功用 |
降低磨損、降低摩擦、發散熱量、預防腐蝕、阻擋塵埃、傳遞動力、吸收徒震、封口作用、電器絕緣 |
2 |
8 |
2.3潤滑劑選擇 |
最佳潤滑劑選擇方法 |
2 |
9 |
第三章 固體表面接觸性質 |
表面粗糙度 |
6 |
10 |
3.1表面形貌(surface topography) |
波峰、波谷、表面光度 |
3 |
11 |
3.2表層組織 |
輪廓曲線 |
3 |
12 |
第四章 油膜厚度與摩擦表面溫度
|
各油膜厚度、各摩擦表面溫度 |
6 |
13 |
4.1油膜厚度 |
點線油膜厚度 |
3 |
14 |
4.2接觸溫度概論 |
熱分配因子、熱源、熱摩擦、培克來特數 |
3 |
|